相關文章

委約研究:
「香港話劇團 X 賽馬會《奮青樂與路》品格教育音樂劇計劃」研究計劃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
本會於2019年受香港話劇團委託進行「香港話劇團 X 賽馬會《奮青樂與路》品格教育音樂劇計劃」研究計劃,期望透過探討學生參與《奮青樂與路》品格教育音樂劇的培訓,了解他們在過程中如何經歷該音樂劇培訓計劃預期達致的品格教育中的「4D」: Dedication(奉獻)、Discipline(紀律)、Self-Discovery(自我發現)、Delight(喜悅)。 研究旨在對以下三方面提出相關建議:
- 參與計劃的學生的轉變,以評估本計劃所提倡的藝術教育形式對青年人品格教育的影響;
- 藝團與伙伴學校合作輔導教育的有效模式;
- 教學藝人的能力建設,如何協助藝術家有效地在學校進行輔導教學。
研究對象
- 參與不同階段的學生
- 參與學校負責老師或校長
- 參與藝術導師
- 田野考察
- 深度訪談
團隊介紹

首席研究員 | 羅婉芬博士
獨立研究學者、應用戲劇教育工作者。先後於香港中文大學、澳洲格理菲斯大學和嶺南大學取得文學士、戲劇教育碩士、哲學碩士和哲學博士學位。曾任職嶺南大學群芳文化研究及發展部。現以獨立研究學者身份,策劃和主領應用劇場研究項目,專研戲劇教育與學校課程和文化、英文科教學和教師發展。學術論文散見於文化研究和戲劇教育領域內學刊。現為《亞洲戲劇教育學刊》總編輯之一。近年開設〈匠藝・研・遊〉網上專欄談研究,戲劇和生活,藉此推動本港應用劇場研究工作。過去十年,羅氏從事教師培訓工作,曾於香港藝術學院、香港中文大學任教應用劇場與戲劇教育課程,兼任香港演藝學院碩士生指導老師。並協助中小學教師應用劇場於英文科並發展校本課程。

副研究員 | 歐怡雯博士
澳洲University of Melbourne教育研究所藝術及創意教育部博士,英國University of Exeter戲劇系應用劇場碩士,應用劇場工作者。過去二十年來在兩岸三地與不同學校及關注不同社會議題的團體,進行有關應用劇場教學、課程設計、教師和工作者培訓、社區戲劇計劃、教育劇場演出及研究發展等工作。2007年第六屆「國際戲劇/劇場與教育聯盟大會」擔任學術委員會聯合主席、「戲劇教育會議2015」學術委員會成員及第十屆「國際戲劇/劇場與教育聯盟大會」國際顧問團成員。2015年獲北京師範大學校園戲劇研究中心及應用劇場與表達性藝術教育研究中心委任為專家顧問。曾為香港藝術學院應用劇場與戲劇教育專業文憑課程校外評審及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教育顧問小組成員(2017-19)。 2018年憑藉博士論文《探索應用劇場於中國NGO工作者能力建設的潛能》為首位華人榮獲美國戲劇教育聯盟協會(AATE)傑出論文獎。研究興趣包括:應用劇場創作與美學、戲劇教育課程、藝術教育、成人教育、教學法、NGO工作者能力建設。

研究計劃統籌 | 吳泳鍶小姐

個案研究員 | 梁海卉小姐

個案研究員 | 鄧惠儀小姐

研究助理 | 鄭思珩小姐

研究助理 | 關頴琪小姐

研究助理 | 林穎小姐

研究助理 | 楊樂平先生
(2017-18)《應用戲劇專題研究: 「社區文化大使計劃」 》
(2016-17)《香港學校戲劇節中學組別劇本故事大綱內容分析2008-2016研究計劃》
(2013-14)《1894 香港鼠疫》教育劇場計劃研究報告
(2013-14)《香港中學戲劇活動統計報告 2012》
(2007-10)《香港學校戲劇教育:成果的研究與評鑒》